2021人居环境五项机制 2021中央巡视组举报电话

人居环境的创造和改善,既是一个古老的命题,也是一个与人类生息并存的永恒主题。而在当前则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人类的祖先非常懂得选择好的人居环境。原始社会的先民们为了御寒与躲避野兽侵袭,选择了“巢居”、“穴居”的居住环境。后来,在地面搭起了茅草屋。再后来,有了砖房。我们的祖先总是尽量选择依山傍水———优良的人居环境来建造住宅,总是千方百计地营造良好的住宅小生态环境。即使地处寸土寸金闹市的民居,也设计了可以种花植草、气息清新的庭院和天井,或者是叠石为山、积水为湖、绿树掩映的私家园林。并通过建筑结构的变化来改善日照、通风、温度,防止噪声侵扰和灾害侵入(如高院墙、风火墙)。


  人类社会进入工业化、城市化以来,人居环境遭到了破坏。一方面,工业和生活的废气、废水、废渣、垃圾等等,使人居环境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自然资源,特别是森林植被的滥用使人居环境日益恶化。另一方面,“建设性破坏”使人居环境受到了严重损害。城市的急剧膨胀,使人居环境每况愈下,空气污染、水质下降、交通堵塞、居住拥挤等“城市病”日益严重。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工业和人口的大规模集聚,既让人类享受到了空前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也让人类付出了惨重的环境代价。于是,改善生态和人居环境的问题,引起了全人类的重视。


  对自然环境(或称为自然资源)的保护,主要是对资源、特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对人文环境(或称人文资源)的保护,则主要是解决好传承问题。具体有以下几个战略原则:


  生态优先战略。人居环境包括室内居住环境和室外居住环境两个部分。室内人居环境方面:在住宅规划设计中的容积率、绿化率、建筑密度、建筑物间距、宜人居住面积,以及日照、通风、保温、隔热、隔音等技术规范指标,实际上也是生态指标。而现在光污染(玻璃幕墙和景观灯光造成的)和装修污染则是新出现的生态问题。室外居住环境:最重要的是住区的大气、水体、土壤等的环境质量,尤其是植被的造氧、造荫功能的发挥。改善人居环境,最根本的是要建立“健全的生态结构”,消除污染,这是人居环境建设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指合理利用和节约使用资源。如节能、节水、节地等。节能,就是要有效采取建筑物的保温、隔热、通风技术措施,并尽量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清洁能源。节水,要大力推行中水系统、雨水收集系统,少建或不建大草坪等费水项目。节地,不搞大广场,不搞占地面积过大的别墅等等。


  文脉传承战略。即保护好文化遗产,传承好文化脉络。一个城市的文化底蕴,不能光是到历史典籍中去寻找,而要体现在现存的名胜古迹、古建筑、风土人情、自然遗产等方面。目前,上述方面尤其是古迹和古建筑的破坏是很严重的,要引起高度重视。对于欧陆风格建筑,从泛文化意义上来说,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从现代居住要求上看,它有很多长处,如采光好等。要尽量把外来的居住文化和本土居住文化融合在一起,要尽量挖掘我国居住文化的精华,也不排除吸收外来居住文化。


  经济适用战略。一方面要考虑建造成本的经济性,另一方面要考虑建成使用后维护成本的经济性。不搞奇花异草、名贵建材等华而不实的事;不搞超越“宜人尺度”、大而无当的事(如广场、马路、户型、面积分配等方面的失当现象);不搞大广场、大草坪等浪费资源的事,特别是住区景观要把握好尺度,满足生态要求即可,不搞节外生枝、画蛇添足的事。要强调必须在“有用性”的前提下,兼顾“审美性”。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他们在经济实力很雄厚的条件下,住宅和小区都建得很朴素、简约。因此,我们不要搞“小区景观公园化,住宅的事。


  以人为本的战略。营造好的人居环境,目的是为了“人”能健康地生存繁衍、舒适安全地生活和工作。以人为本战略的实施,涉及到人居环境的许多方面。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如何迎接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在人居环境建设中采取“适老”的措施,如老年住宅、亲情住宅、亲情社区等等。并要特别注意关心残疾人等弱势群体。

2021人居环境五项机制 扩展

健全经费保障运行机制。采取市级财政定额奖补,县、乡(镇)、村、户四级投入保障机制,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供资金保障。市本级设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资金500万元,14个县市区累计安排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6.83亿元。主要用于基础设施、示范创建奖补等相关工作。

创新长效保洁机制。积极推广以“一约四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公共区域保洁制度、卫生户评比制度、农村卫生缴费制度和“庭院三包”制度)为主的长效保洁机制,实现村庄保洁常态化、长效化。截至目前,全市有3123个村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固定内容,3086个村制定了公共区域保洁制度,3095个村建立了卫生户(文明户)评比制度,2317个村实行了农村卫生缴费,125.53万户农户落实了庭院三包制度。

建立农村改厕问题投诉处置机制。为切实推进农村改厕问题摸排整改,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农村改厕问题投诉处置机制,各级设立农村改厕投诉电话,并通过政府官网公示、印发明白卡等方式向群众公开,及时受理处置群众反馈的改厕问题。全市累计接到并处置群众投诉信息217条。

坚持领导联点共建机制。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和重点帮扶工作统一安排,所有在职市级领导联系1-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市本级派出71个驻村工作队,实行驻点帮扶建设,县乡参照市里模式进行。4月中旬,所有工作队正式进驻帮扶点,积极组织谋划项目、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改厕、村容村貌整治等农村人居环境工作。

建全督导考评机制。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对县市区绩效考核和乡村振兴实绩考核重要内容,坚持开展以农村改厕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暗访。

2021人居环境五项机制

相关资讯